为落实学校关于聚焦“关爱学生生命健康”主题专题调研的指导意见,学工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创新育人方式,优化育人生态,围绕“自我认识困惑、人际交往困扰、恋爱情感困境”主题开展了3场心理剧活动,助力学生塑造健康心态和健全人格。
6月8日,心理剧“心聆故事会”走进信息工程学院、旅游与康养学院心理辅导站,常州心理学会青少年心理专委会副秘书长费克家老师担任团体带领者。费克家简单介绍心理剧起源和“心聆故事会”后,通过“我们一起来”“海草与飘摇”两个暖身活动,让参与者迅速熟悉起来。在活动阶段, “桃花朵朵开”游戏让同学们分成四组,各组参与者以宿舍或者教室为场景,针对学生青春期的烦恼和困惑,进行“情绪”议题的心理情景剧创作和排演,小组成员积极参与现场剧本讨论,分配剧本角色,并进行了即兴表演。在费克家的指导下,同学们采用“定格、魔法时刻、分享”等方法,将自身的感受和认知呈现出来,帮助受情绪或关系困扰的同学从中走出来,促进同学们心理的自我成长。
5月27日,心理剧“看清关系中的你、我、他”走进机械与交通学院心理辅导站,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特邀讲师、河海大学心理健康中心吴迪老师担任团体带领者。在活动暖身阶段,同学们在吴迪的带领下积极响应活动主题,展现自己的独特个性,建立彼此信任,为接下来的活动环节建立良好的关系基础。在活动阶段,吴迪运用社会计量方法,帮助同学们理清人生中重要关系,让同学们对自身人际关系有了更深入的思考与判断。活动中采用“设景、角色扮演、角色训练、镜观、转背、替身”等技术,呈现表演者内心未曾表达的情感以及模棱两可的态度,使得每个成员都融入故事中,并在故事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
5月26日,心理剧“恋爱、情感和人际关系”走进艺术创意学院心理辅导站,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常州市创美心理咨询有限公司负责人、常州市心理协会青少年专委会委员胡美华老师担任团体带领者。在热身活动阶段,胡美华在团队成员相互介绍的基础上讨论了彼此对团体活动的期待、活动规则,建立团体规范,增进彼此了解。在活动阶段,胡老师围绕人际关系中原生家庭关系、寝室关系、朋友关系、恋爱关系等内容开展团体计量,聚焦议题展开探索,通过分组确定心理剧主角和主角故事,使用“角色互换”“角色扮演”“替身”“空椅”等技术,推进主角入角、出角以及在角色之间的转换,带领大家顺利演绎了一场关系探索的心理剧。
22广告331班魏馨雨同学表示:“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心理剧活动,收获颇多,感触深刻,尤其是在角色扮演中,我感受到不同的反应方式能引发别人不同的感受和想法,这对我未来改善人际关系是非常有意义的。”
22机械制造331班李鹏鹏同学说:“在心理剧活动中,我们每个人围坐在一起,分享自己的故事与感受,在活动中学会了换位思考,学会了如何表达感受,让我的心灵受到了疗愈。”
22软件332班周春雨同学说:“心理剧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发现、思考及解决自身问题的思维方式,每个人都在自主活动中获得体验、感悟与成长。”
22烹饪631王浩浩同学说:“在团体的互动中,我们每个人都是剧中的参与者,在演绎的过程中,我们对人物的情感、思想、关系有了更深的理解,也体验到了心理剧的独特魅力。”
心理剧是团体咨询与团体治疗的有效模式,是运用戏剧手法将人内在生命事件重现,并在游戏中提供一个场所、一种气氛,多角度、自由变化,让人探索自己的问题,以创造性的方式帮助个体重新适应压力事件,在生理、知觉、认知、情感、适应和行为上有所改变。
本次心理剧活动共有60余名学生参与,活动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大家纷纷表示收获颇丰。(审核:戎晓云、邢凯岭、李颖、宫乃安)